[黃瑞田選註]


 


              題老人飲1驢圖2  明.吳偉


 


   白頭3一老子4,騎驢去飲水5


 


   岸上蹄踏蹄6,水中嘴對嘴7


 


【前言】


        在我把〈題老人飲驢圖〉選入南一版國語第五冊(三上)


第七課之前,這首詩幾乎沒有在臺灣的書刊出現過,也很少


人讀過這首詩,更不知道「吳偉」是何許人也。


      〈題老人飲驢圖〉是第五冊第三單元「動物世界」四篇


課文之一,本來編輯小組分派我的任務是選一首與動物有關


的兒童詩,或者自己寫一首詩。剛好那時候我正在讀一本北


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古代少年兒童詩文選注》,書中


吳偉的〈題老人飲驢圖〉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這是一首道


道地地的古代兒童詩,作者寫這首詩時才七歲。把古代七歲


兒童寫的古詩,拿來給現代的九歲兒童閱讀,應該不會太


難;另外,這首詩寫得淺顯有趣,給人詩情畫意的感覺,也


是選取的主要因素。


       〈題老人飲驢圖〉作者吳偉,並不是詩人,而是明代有


名的畫家,選用他的作品以後,也打破了國內各級學校課本


詩選要名人名篇的迷思。


         吳偉身世十分十分悲苦,五、六歲時就已經失去雙親,


成為流落在江蘇常熟街頭的孤兒,幸好被御史錢昕收留,叫


他做自己兒子的伴讀書僮。吳偉伴讀時,也跟著小主人一起


誦,塾師看他這樣好學,也把他當做一般學生教導。除了


書以外,吳偉也喜歡畫圖,他沒有紙筆,就在地上練習作


畫。


        吳偉七歲那一年,有一天,在地上撿到一張小主人丟棄


的白紙,他就高興的在紙上作畫,他畫了一個白髮老人騎著


驢,驢在河邊飲水,水裡有驢子的倒影。這幅畫很逼真,他


十分得意,就在畫上題了這首〈題老人飲驢圖〉。第二天,


塾師看見吳偉這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圖畫,驚嘆不已,認為他


是當時少見的神童,而這首〈題老人飲驢圖〉也因此流傳於


後世。


 


【作者簡介】


        吳偉(西元一四五九~一五○八年),字士英,另一字次


翁,號魯夫,又號小仙,江夏人,明代中葉的宮廷畫家,明


孝宗賜給他一顆「畫狀元」印章,給他在畫作上落款。吳偉


早年工畫人物,也擅畫山水,筆勢奔放,學他的畫風的人很


多,所以被稱為「江夏派」。


 


【解釋】


1.      飲:這裡當使役動詞用,讀作第四聲 ,將流質的食品給


      人或動物喝。


2.      題老人飲驢圖:在老人飲驢圖上題詩。題圖,又稱為題


      畫,通常是依據畫面的景物,在畫面左上方,或其他適


     當的位置,寫一首詩,或一段說明的文字。


3.      白頭:白色的頭髮,或是滿頭白髮,比喻年老。


4.      老子:指年紀大的人。


5.      飲水:飲,這裡讀作第三聲,指喝水。


6.      蹄踏蹄:驢子站在岸邊的前蹄,和水中倒影的前蹄連結


      一起,給人蹄踏蹄的感覺。


7.      嘴對嘴:驢子喝水,水面的驢嘴,和水裡倒影的驢嘴連


      在一起,好像在親嘴。


 


【翻譯】


         有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家,騎著驢子到河邊,讓口渴的


驢子喝水。驢子喝水時,和水中的倒影連在一起:岸上的


前蹄彷彿踏著倒影的前蹄,岸上的驢嘴巴好像親著倒影的驢


嘴巴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