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龍沙普》序 黃瑞田
書名:《雷龍沙普》
作者:王麗秋
富春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1992年5月第一版
富春文化事業公司總經理邱各容先生,在電話中告訴我,他對於台灣兒童文學發展即將出現作者斷層的現象感到憂心,老一輩的陸陸續續停筆,新一代的卻遲遲不上場,長此下去,台灣的兒童文學界可能要後繼無人。邱先生有鑑於此,對於新進兒童文學創作者特別重視,只要作品水準高,他所主持的富春文化事業公司,願意不計盈虧協助出版單行本。《雷龍沙普》作者王麗秋小姐,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富春文化事業公司發掘出來的兒童文學新進作家。
我有幸優先拜讀王麗秋的童話創作集《雷龍沙普》,覺得王麗秋一點兒也不像「新進」作家,因爲,王麗秋並無創作規律生澀的現象。例如:作為書名的「雷龍沙普」,是一篇「擬人化的童話」,寫活了龐大身軀的雷龍心胸狹小,以及其他弱小動物對生存環境的共識,主人公體型的大、小以及强、弱的對比,頗富幻想趣味,也反映出現實生活共生共榮的重要性。又如:「我是小超人」,是屬於「超人化的童話」,將和平、正義、善良、勇敢、幸福、愛心、智慧、奉獻等抽象的概念,加以人格化,或由主人公以超越凡人的勇氣及想法去實踐,王麗秋小姐在這一篇作品中,找到了「超人化童話」的創作方向,值得讚許。另外的兩個例子,「鬧龍燈」和「包粽子」,是類似民間故事的「知識童話」;所謂「知識童話」,或稱為「科學童話」,故事情節必須依據正確的科學理論,或是逼真的社會情況,以及固有的傳說來撰寫,使讀者通過閱讀活動了解該篇作品所要表達的概念,以及基本知識,從而增進對於研究科學世界或是社會生活的發展認識,有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