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寫作       黃瑞田


        對話是人與人之間最直接的溝通方式,是人物的思想、


個性最具體的表現。小朋友寫作時,可以運用人物的對話,


把人物的心情、願望、感情、性格自然而直接的反映出來,


讓讀者彷彿聽到了這個人的聲音,看見了這個人的容貌。


        對話的寫作,常見的表達方式有四種:


        1. 提示語在前面。例如:



媽媽說:「上學要注意交通安全,聽從導護志工的指揮。」



        2. 提示語在後面。例如:


「放學要趕快回家,不要在路上逗留。」媽媽叮嚀著。


        3. 提示語在中間。例如:


「這個星期天,有個客人要來我們家,」爸爸故做神祕的表


情說:「你們猜猜這個客人是誰?」


        4. 提示語省略。在連續對話中,前後已經有交代,


不寫說話的人是誰,讀者也可以知道哪一句話是誰說


的。不過,這種寫法只適用於兩人之間的對話,兩人


以上就容易混淆。


    寫對話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寫出富有人物個性的語言。人與人之間實際的對


話,通常都比較零碎、鬆散,不適合逐字、逐句記錄寫進文


章裡,而是要選擇最能反映這個人的身分及性格特點的話。


例如:


         撿破爛的老張說:「你看,這支電扇還八成新,就把


丟進垃圾堆裡,多可惜呀!」老張邊把電扇搬 上他的三輪


腳踏車,邊嘀咕著:「這年頭的人,真不懂得惜福!」


    這段對話充分表示出老張惜福的個性。


        2.要注意對應和銜接。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之間對事


物見解的互動,前一個人的話說完了,接續的人說的話,必


須和前一句話有關連,才不會雞同鴨講,使讀者看不懂,甚


至誤解。


        3.要能表現對話者之間的身分及關係。對話者的關係有


可能是長輩和晚輩,有可能是同輩,有可能是師生,有可能


是同學,也有可能是陌生人或仇人,在對話中或提示語裡,


要把他們之間的關係表現出來,才有利於事件敘述的發展。


        4.寫對話要注意場合。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才會得體,


這不僅是平時為人處事的原則,文章的對話也不例外。不能


在悲傷的場合裡嘻笑,也不可以在喜慶的場面怒罵,使得對


話與場面的氣氛不合,也可能會不合乎對話者的身分。


    掌握了寫對話的要領,現在就讓小朋友利用對話寫一篇文


章吧!


         本篇範例摘錄自黃瑞田編著《小學生快快樂樂學作文高年級2(五下)‧第七單元  語言表達‧作文講台(尚未出版),版權為建弘出版公司所有,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