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文章的過渡 黃瑞田
本篇〈漫談文章的過渡〉摘錄自黃瑞田編著《小學生快快樂樂學作文高年級2(五下)》(尚未出版),第六、九、十、十一單元的「作文講台」,版權為建弘出版公司所有,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
在二○○四年之前,台灣的作文教學理論,有關文章過
渡的觀念,一片空白,直到二○○四年初,我在南一國語課
本五下「語文天地一」的「作文講座」,將「怎樣『過
渡』」寫進正式教材之後,台灣的作文教學才逐漸有了文章
過渡的觀念。文章過渡在華文寫作教學上,是寫作技巧重要
的一環,並不是新的寫作觀念,不過,這一個環節在台灣卻
失落了五十多年。
「過渡」,在文章中有什麼作用呢?
有些小朋友的作文,讀起來有跳躍或突兀的感覺,為什麼會
有這種現象呢?許多作 文 老師無法解釋這種現象,也說不
出所以然。探究原因,是小朋友的文章缺少過渡。
文章的過渡是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轉換。當敘述一件
事情時,要轉換到另一件事,就需要過渡,就好像人們從這
岸要到對岸,需要坐船或過橋,才能順利的到對岸。坐船或
過橋,就是「過渡」。文章的過渡的功能好像橋樑一樣,在
文章內容轉換、敘述方式改變,或是段落的銜接、語意的轉
折,都需要「過渡」。
首先,介紹文章內容或情節發生變化時的過渡。
1. 當記敘的事件時間發生變化時,需要過渡。記敘文的
敘述,時間是一條主要的線索,不論是順敘、插敘或倒敘,
都要把時間交代清楚。例如: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不倒翁牧場戶外教學……
早上八點,我們上遊覽車,出發前往不倒翁牧場……。
十點左右,到了牧場……
中午,我們在牧場吃「牛奶麵包」大餐……
下午兩點,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不倒翁牧場……
上述例子,作者透過「早上八點」、「十點左右」、「中
午」、「下午兩點」四個時間詞,很自然的進行過渡,使文
章的層次清晰,前後連貫。
2. 當記敘的地點轉換時,需要過渡。例如有位同學寫
「元宵賞花燈」,第一段寫前往愛河兩岸看元宵花燈展覽的
市民人山人海,第二段寫「我」在愛河東岸看元宵花燈大展
開幕煙火秀,第三段寫我在光榮碼頭看花燈,第四段寫在
「愛之船」上看愛河兩岸的花燈。例如第三段的開頭是這樣
寫的:「看完了煙火秀,我隨著河東路人潮的動線,橫越五福
路,走上景觀天橋,來到光榮碼頭的大型花車燈區……」前面
兩個單句,和第二段緊密相連,擔負「啟下」的任務;接著
以「橫越五福路,走上景觀天橋」過渡地點,然後以「來到
光榮碼頭的大型花車燈區」來承接上文。
3. 從一件事的敘述轉到另一件事的敘述,也需要過渡。
例如:
小寶喜歡扮鬼臉,常常對人擠眉弄眼,把頭一歪,兩手
放在耳邊,像招風耳那樣搧搖著,還吐著舌頭發出咕嚕
咕嚕的豬叫聲。小寶雖然喜歡耍寶,讀書卻非常認真。
上課時,中規中矩,十分專注,遇到不會的問題,一定
會問老師,非要弄懂不可。
這兩段文字,第一段寫小寶調皮的神情,第二段寫小寶
正經的樣子,這是兩件事差異很大,作者用「小寶雖然喜歡
耍寶,讀書卻非常認真」來過渡,以「小寶雖然喜歡耍寶」來
承上文,又以「讀書卻非常認真」來啟下文,使兩段連接得
十分自然。
其次,探討「記敘方式發生變化時的過渡」,也就是文
章表現的方法及敘述的方式轉換時需要過渡。下面介紹兩種
情況:
1.表現方法轉換時需要過渡,這種情形常見於論述問題
時由總述轉為分述,或由分述轉為總述,先前的敘述方法結
束,接續的敘述方法開展時,需要過渡。例如在作分析之
前,常用「說明如下」當做過渡語詞來領起下文;在結論之
前,常用總結式的過渡句「總而言之……」、「綜上所述,
可知……」、「由此可見,……」引出結論,自然的連貫全
文。
2.敘述的方式改變,由順敘轉換為倒敘或插敘的地方,
需要過渡。小朋友作文常用的敘述方法是順敘、插敘、追敘
和倒敘交換運用。插敘通常是針對正在順敘的事件做補充說
明,說明完了,又回到順敘的線索上;追敘是插敘的一種,
是對過去的人、事、物的追憶;倒敘並不是把事情倒過來
寫,是把事件的某個情節提前告訴讀者,所以由「順」到
「倒」之間,必須過渡,怎麼過渡呢?例如以「懷念外公」
為題,先寫外公去世,告別式的靈堂裡莊嚴肅穆,來弔唁的
親友非常多,作者接著寫:
我呆呆的望著靈堂中央外公的遺像,想到再也看不見外
公慈祥的笑容,永遠聽不到外公的聲音,眼淚就一滴一
滴流下來。
作者以這一段話來過渡,然後轉入插敘,追憶外公生前
與作者互動的往事。在插敘之後,可以用「突然傳來一陣哭
泣聲打斷了我的回憶」,來過渡,使插敘轉回順敘。
敘述方式有改變,一定要運用過渡引導讀者轉入另一個
情境,這樣,文章的理路才會清晰自然。
至於段落的銜接、語意的轉折的過渡,在後面要探討的
文章的過渡的方法及方式,會詳細的說明。
文章過渡的方法有很多種,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三種:
承上過渡、啟下過渡、承上啟下過渡。
一、承上過渡。這種過渡的功用,主要是用一、兩個句
子,對所記敘的事物或議論,做一個小結來承接上文。例如
下面這段描寫「叔公」的片段:
叔公的影子又出現在我的面前了:古銅色的臉上嵌著一
雙銅鈴似的眼睛,下巴長滿了灰白的鬍鬚,說起話來聲
音像像廟宇歊撞銅鐘一樣響亮。
這就是叔公給我的印象。
叔公昨天從鄉下來我家作客……
這段文章用「這就是叔公給我的印象」,對上面描寫叔
公的外貌,作了一個小結,作為承接上文的過渡。
二、啟下過渡。這種過渡方式是在記敘或議論之後,不
再承上歸納小結,而在別一段的開始,直接用句子引出下
文。例如「小萍站起來了」的片段:
我們班有一位行動不方便的女同學,名叫小萍。她每天
都是由媽媽背到教室裡的。
有一天,她卻拄著兩枝柺杖,由校門口一步一步艱難的
走進學校。我看見了,趕快過去攙扶她……
在這篇作文的第二段,作者以「有一天,她卻拄著兩枝
柺杖,由校門口一步一步艱難的走進學校」作為過渡句,引出
後面「我看見了,趕快過去攙扶她」的具體描寫,是屬於
「啟下過渡」的寫法。
三、承上啟下過渡。這是「承上」與「啟下」的連續運
用。也就是先對上一段歸納小結,再引出下文。例如:「貝
魯特風情」中的三段:
貝魯特是一座濱海的山城,許多白牆紅瓦的房子依山而
築,覆滿漂亮的花朵……
有了花卉,整個貝魯特就顯得生意盎然了。
不讓山坡上的房子專美於前,貝魯特沿海的大旅館,把
一大片一大片的陽臺,都刻意用花朵打扮起來,吸引遊
客……
文章中以「有了花卉,整個貝魯特就顯得生意盎然了」承
接上一段,作了小結;接著,以「不讓山坡上的房子專美於
前」為過渡句,引出沿海旅館區的景色描寫,將描寫的空
間,由山坡順利的過渡到海邊。
作文時,能夠善用上述三種過渡的方法,文章的層次就
會更分明,敘述會更順暢。明暸過渡的方法之後,接著來探
討過渡的方式。適當的運用過渡的方式可以使文章的語句、
段落、層次銜接得更自然,結構更嚴密。
文章過渡所採用的文字運用形式,簡稱為過渡的方式。
常見的過渡方式有過渡詞的過渡、過渡句的過渡及過渡段的
過渡。
一、用過渡詞的過渡
所謂過渡詞的過渡,是在文章敘述過程當中,上下句子
意思有所轉折,於是在兩個句子當中,用過渡詞來過渡。
常見的過渡詞有關聯詞、序數詞、時間詞、空間詞。
用來作過渡詞的關聯詞有「但是、然而、可是、因此、
其實……」等等。
序數詞是表示事物次序或等級的詞,通常有三種表達的
方式:(一)在整數數詞前面加「第」字,如「第一點、第二
點、第三點……」;(二)在序數後面接量詞或名詞,如「三
等、四級、五年六班、七樓……」;(三)習慣表示法,如
「頭一回、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時間詞是表示時間次序的詞,例如「首先、其次、再
次、又次」,「……之前、……之後」,「從前……、後
來……」,「有一天、又有一天」等等。
空間詞是表示空間變換順序的語詞,常見的有「近
處……、遠處……」,「左邊……、右邊……」,「前
面……、後面……」。
以上這些過渡詞可以使文章的敘述有條有理、層次分
明、結構緊密。
二、用過渡句的過渡
利用過渡句過渡,通常用在段落之間的過渡。文章內容不
同,過渡句的形式也不一樣,一般常用的過渡句有下列四
種:
(一) 用提示句過渡:仁林「國語」五下第一課「白河
蓮鄉」,第一段敘述白河的蓮花在夏天吸引了許多遊客;第
二段以提示句開頭──「觀賞蓮花最好是在清晨,此時蓮
花會隨著初升的朝陽緩緩綻放:」接著描寫蓮花之美,這
句提示十分典型,因為在句末用了具有說明作用的冒號
(:)。
(二) 用設問句過渡:康軒「國語」五下第二課「爸爸
的信」,第一段寫爸爸到了上海,公司雖然忙碌,仍然惦記
家裡;第二段開頭,以設問句來過渡──「這次回家過年,
你知道爸爸最欣慰的是什麼嗎?」接著寫他看到了阿雄設計
的行事曆內容,而不是延續第一段的「惦記」心情,文意做
了大轉折。
(三) 用重複句過渡:南一「國語」五下第十四課「我
們住在地球村」──在這裡,村民打破時間空間的界限;在這
裡,村民關懷自己的國家,也關懷整個寰宇」,用「在這裡」
反複了兩次,敘述村民對地球的關懷,從自己的國家,過渡
到整個寰宇。
(四) 承上啟下的句子過渡:翰林「國語」五下第十課
「談話言表達的技巧」,第三段談到「說話時用詞明確,才
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舉例說明;第四段就以「用
詞『明確』之後(承上),能再注意『恰當』(啟下),那你就是
一個說話高手」做為開頭,就是承上啟下的典型例子。
三、用過渡段過渡
過渡段與過渡句一樣,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在形式
上,過渡句是在段落的開頭,過渡段則是單獨成段。不同內
容的兩個段落之間,用過渡段來銜接,讀起來文意會更加自
然、順暢。例如康軒國語五下第七課「破繭而出」第二、
三、四段:
身體殘障的人,行情為什麼能做得比正常人更好?我一
直覺得很疑惑。有一次,我忍不住的問他:「叔叔,您
這樣子不會覺得不方便嗎?」(第二段)
他笑著說:「當然會呀!」然後阿忠叔叔娓娓說起他的
故事。(第三段)
原來阿忠叔叔小時候,就像一隻發育不全的毛毛蟲,一
直躲在厚厚等繭裡,不敢出來……(第四段)
第三段就是過渡段,以「當然會呀」承接上一段的問
話,接著又以「然後阿忠叔叔娓娓說起他的故事」開啟下一
段阿忠叔叔童年的回憶。假如少了第三段,由第二段直接跳
到第四段,文意就無法銜接。
「過渡」,從字面看來,似乎很簡單,其實蘊含了許多
寫作技巧的道理。「過渡」在台灣的寫作理論領域,還是一
塊處女地,值得從事寫作教學工作的教師們用心耕耘,深入
研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