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幼兒文學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圖畫書發展概況         黃瑞田    

   本文發表於2022116更生日報副刊

 /tmp/phpFhXEPk  

 

 

幼兒文學的書籍種類當中,圖畫書是幼兒最喜愛的讀物,在台灣發展的歷史並不長久。日治期間,台灣總督府致力於日文教育的推展,對當時圖畫書的引進並未著力。

 

同一時期,國民政府統治的大陸地區則盛行漫畫讀物,各地區的稱呼不盡相同,有「小人書」、「公仔書」、「娃娃書」、「戲文書」、「連環圖畫」等等。不過,上海世界書局在民國初年就開始用「連環圖畫」這個名稱,也被廣泛使用,因此就成為當時的正式名稱。

 

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戰敗之後,國民政府入主台灣,由於台灣人認識漢字的不多,加上政治因素的影響,從大陸引進台灣的連環圖畫書籍非常稀少。只有部分報紙為了吸引兒童讀者,增闢漫畫專欄,例如國語日報童叟的兒童圖畫故事、民族晚報的阿丁和阿富、中央日報兒童周刊廖未林的「小雀斑」三格圖畫,都受到小讀者的歡迎。這些漫畫有的會集印成冊,另外發行。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童話的分類   黃瑞田

本文刊登於2021818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516575

 /tmp/phpnzIuY5  

幻想是兒童的天賦,尤其是0~3歲的幼兒。在托兒所裡,兩個不大會說話的幼兒,面對面坐在地板上咿呀咿呀的「聊天」,其中一個或許正在幻想自己是巧虎,坐在對面的同伴是一隻會說話的小貓,幼兒把幻想融入真實的生活,不是照顧者所能理解的。我們常看到幼兒和貓、狗、玩具,或是窗外的樹木、飄過的白雲說話,那可不是他會通靈,而是在幼兒的世界裡、童話的城堡裡,萬物皆有靈,都是幼兒、兒童的真實世界的延伸,也是成人早已失落的樂園。

童話運用誇張、擬人、象徵的手法,擴展真實生活的廣度,蟲言鳥語讓幼兒認識外面的世界,瞭解飛禽走獸的凶殘或溫馴的特性,融入真實生活當中。

一六九七年夏爾.貝洛爾出版《往昔富有寓意的童話故事》以來,全世界累積了大量形形色色的童話作品,研究者依據題材來源、寫作年代、作品主題等等要件來分類,最有名的是阿爾奈-湯普森分類法Aarne-Thompson classification system),是一套民間故事Folk tales)與童話Fairy tales分類的方法,簡稱AT分類法。這種分類法先由芬蘭民俗學阿爾奈研究發展美國民俗學者湯普森加以改進而來的,由於只列出類別,沒有舉例,初學者較難理解,我特別分述舉例說明。

第一類是動物故事,又細分為:

1.野生動物,例如〈龜兔賽跑〉、〈獅子與老鼠〉、〈拇指姑娘〉。

2.野生動物與家畜,例如〈狼與七隻小羊〉、〈貓、老鷹與野豬〉。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m6sdXL   

兒歌的表現形式() 黃瑞田

 

2020817

登表於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upload/20200817-011.pdf

 

4.數字計算的兒歌。例如依據中國四川傳統兒歌《數蛤蟆》改編的《一隻青蛙一張嘴》,可以從一隻青蛙往上數,沒有限制,不過,青蛙跳水的「撲通」聲,要隨著數量增加而跟著增加,如果數到十隻青蛙,就要「撲通」十次:

一隻青蛙一張嘴,兩個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
兩隻青蛙兩張嘴,四個眼睛八條腿,撲通撲通跳下水。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歌的創作技巧   黃瑞田

2020年6月13、14日刊登於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83885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84128

 

兒歌是幼兒最早接觸、最喜愛、最容易接受的兒童文學樣式,它的資源非常豐富,從時間上來講,追本溯源,它在中國的帝堯時代就存在了;從空間來談,只要有人類的地方,就有兒歌;從載體來說,有口耳相傳,也有書面流通;從作品來源屬性來說,有流傳久遠的民間兒歌,也有現代人創作的兒歌。由於兒歌簡短易記,可以口頭創作,所以,我們可以這樣推估:古代人類開始發展語言,口頭創作的兒歌就已經存在了──存在世界每一個族群的文化當中。

然而,口頭創作的兒歌,在口耳相傳的過程容易產生變異,也容易隔代消失;文字創作的兒歌,以文字為載體,不受時空限制與人為干擾,比較容易保存。

隨著傳播媒體的發達,無論是紙本書籍,或是作家個人網站,創作兒歌的數量急速累積,能夠流傳為人熟知的優秀作品,猶如沙裡淘金,寥寥可數。主要原因是流傳範圍不大,會背誦的人不夠多;另一個原因是流傳時間不夠久,未能「傳宗接代」。台灣的創作兒歌施福珍的〈點仔膠〉和周伯陽的〈花園裡的洋娃娃〉,都傳唱超過半個世紀而不衰,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施福珍寫了四百多首兒歌,廣為流傳的不到十首,可見好的作品還必須受到幼兒喜愛,才會流傳久遠。

時代變遷迅速,人類日常生活的型態與內容,與上個世紀截然不同。幼兒出生之後,接觸科技聲光童年更為豐富多彩,兒歌的內容也必須與時俱進,所以傳統兒歌與現代生活無法接軋,將會逐漸失傳,而合乎時代步伐的創作兒歌,所佔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因此,為幼兒創作兒歌,不再只是文學工作的任務,幼兒教育工作者也責無旁貸。

兒歌雖然簡短,要創作好的兒歌並不容易,它的難度在於幼兒是否能接受。什麼樣的兒歌幼兒才會接受?兒歌像幼兒的食物,必須可口、美味,才能回味無窮。可口是指唸誦順口、好記;美味是聽別人唸誦時覺得順耳、順心,心情舒暢。換言之,可口美味就是節奏韻律清楚明快,情趣十足。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歌的特點   黃瑞田

刊登於202067日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81896

 

兒歌是人類出生之後最早接觸的文學作品,也是上天賜予人類新生幼兒的最佳禮物。對幼兒來說,兒歌是一把開啟人類語言學習大門的金鑰。祖先的文化傳承使人類的智慧超越其他動物。所以,讓幼兒常常聽、常常唸兒歌,不僅有助於語言能力的學習,也會增進智慧的發展。

西方兒童語言學界,把兒童早期語言的發展劃分為「單詞階段(The oneword or holophrastic stage )、雙詞句階段(The twoword stage)、電報句階段(Telegraphic speech stage)」,這三個階段是以口頭語言的長度來辨別。

依據幼兒學習語言的歷程,以及語言能力發展的快慢。幼兒在學會說話之前──通常是指未滿一歲的幼兒,語言發展到咿呀學語階段,聽到別人唱歌或透過音響器材播放的歌曲、音樂,會跟著旋律咿咿呀呀的跟唱,「這種咿呀聲音的節奏和音節的長度接近於成人的正常話語。」。

十個月至一歲半的幼兒,是「單詞階段」,根據統計,這一階段有意義的單詞,百分之六十有命名的功能,發展為名詞,例如爸爸、媽媽、貓、狗、汽車……,而這些單詞又以疊詞居多,會把「貓」、「狗」,說成「貓貓」、「狗狗」;另外有百分之二十的詞表示活動,會發展為動詞,例如吃飯、喝水……。

雙詞句階段為一歲半至兩歲,語言學家周國光、王葆華認為:「這一階段兒童將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兩個詞之間可以構成不同的語法與語義關係」,例如「爸爸車」(領有與被領有關係)、「狗覺覺」(施事與行為關係)、「抓貓」(行為與受事關係);兩個語詞的語法關係並不明確,構成的短語的語義有模糊的空間,這種「模糊」就是幼兒語言的特徵。

西方幼兒心理學家認為幼兒從兩歲開始,就由雙詞句、三詞句進入電報句階段。所謂電報句(telegraphie sentonee),是指「嬰兒約從一歲半至兩歲開始出現了雙詞或三詞組合在一起的語句。它在表達一個意思時,雖然比單詞句明確,但表現形式卻是斷續、簡略的,結構不完整,好像成人所發的電報式檔,故通稱為「電報句」。這個是兒童語言發展邁向正確語法、完整語句的階段,也是幼兒能利用多組語詞組合成長句子,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童謠概說 黃瑞田

202052122日刊登於《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75886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76296

 

兒歌,在許多兒童文學理論書籍中,稱為「歌謠」、「童謠」、「兒童詩歌」、「兒童歌謠」、「童謠」等等,眾說紛云。何三本在其著作《幼兒文學》一書中,將兒歌稱為「幼兒歌謠」,他說:「這裡為什麼不稱兒歌、童詩、童謠,而稱為歌謠呢?因為『歌謠』二字,不但包含了兒歌、童詩、童謠涵義,較為完整,而且又有古樸的味道。」。台灣省教育廳在1982年指令全省各縣市加強中小學「詩歌教學」,於是詩歌教學的內容、教學的方法就成為教學現場的老師們急於瞭解的課題,各縣市教育局因而紛紛舉辦「兒童詩歌示範教學觀摩會」,充實教師們的教學認知與技能,「兒童詩歌」教學就在台灣熱烈展開。到底「兒童詩歌」的內容有哪些?宋筱惠在《兒童詩歌的原理與教學》著書中認為:「「兒童詩歌」包括『兒童歌謠』(包括兒歌、童謠)和『兒童詩』兩部分」。她又說:「現代一般人,總是將『兒童歌謠』、『兒歌』、『童謠』等名稱混淆使用,甚至選擇其中的一個名稱來代表。」她認為「兒歌」與「童謠」並不相同,她認同蔡尚志在《兒童歌謠與兒童詩研究》的看法:「『兒歌』是歌詠與兒童生活有關的歌謠,『童謠』則是保留了『民謠』中有關政治性題材以外的部分,純粹歌詠一般描述成人的生活、情感、福禍、成敗、規諫、觀念、意識、道德、見解等的歌謠。」

陳正治在〈漫談兒歌〉對於兒歌的看法,又與蔡尚志不同,他曾經對兒歌下

定義:「『兒童歌謠』取一、三字,簡稱『歌』;取二、四字,簡稱『童謠』。在古代,人們多採用『童謠』一詞;在現代,大部分等人改用『兒歌』。兒歌和童謠雖然名稱不一樣,但是實質相同。」

   陳正治的看法和林武憲雷同,林武憲在〈兒歌在國外‧兒歌片論〉一文中說: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幼兒早期語言發展概述     黃瑞田

刊登於2020年4月22日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66435

 

所謂語言是指傳達聲音、表情、態度、動作、文字、標識、信號,引起他人反應的行為工具。幼兒語言的發展與身體生理的連續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它牽涉到幼兒的文化、知識的習得及心理的發展。因此,四十年來,西方心理語言學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見解。綜合各家研究,兒童語言發展可以分為兒童早期語言發展階段、語音聽辨能力發展(言詞的理解)的階段、兒童真正言語階段。綜合各家說法,分述於後:

(一)    兒童早期語言發展階段

周國光、王葆華合著《兒童句式發展研究和語言習得理論》書中,

兒童單詞出現以前的階段,稱為「前語言階段」。嬰兒出生之後,已經具備了發育完成的發聲器官,隨著生理成長及外部刺激,從出生到滿12個月,發音能力有很大的變化,因此這一階段又細分為四個階段:生物鬧音(Basic biological noises)階段、咕咕聲(Cooing)階段、咿呀學語(Babling)階段、語音的過渡階段。

   第一階段:生物鬧音階段(0─8週)。 啼哭是未經教育的語言,不同的哭聲含有不同的意義,在幼兒會說話之前,有經驗的母親可以從他們的啼哭、表情分辨他們的需要和感覺。一般認為嬰兒這一階段的聲音雖然不具有語言學的特徵,卻為未來的發音氣流機制、節奏提供了生理準備。

   第二階段:咕咕聲階段(八至二十週)。嬰兒出生兩個月以後,除了啼哭以外,也會發出咯咯的笑聲,這一階段的後期,嬰兒會發出更多成串相連的咯咯聲、雖然沒有清晰的語調輪廓,卻有類似語言中的音節。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jRjP80

 幼兒發展與幼兒文學的關(全文) 黃瑞田
刊登於2020年4月5、6日更生日報副刊

胎兒在母親子宮發育到有聽覺感知之後,就可能開始接受音樂與文學的薰陶,母親卜通卜通的心跳,是胎兒最早的聲音接觸。心跳的節奏,使胎兒在韻律中成長,直到出生之後,嬰兒喜歡趴伏在母親的胸口睡覺,是因為母親的心跳使他有了安全感。
    
曾獲1904年諾貝爾醫學獎的俄羅斯生理學家巴甫洛夫說:「倘若兒童的教育從出生後的第三天開始,那麼就已經耽擱了兩天。」巴甫洛夫提出這個看法,是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也就是一九四年左右,他稱得上是早期教育的先知。日本「早期發展協會」創辦人井深勝也說:「兒童到幼稚園才開始受教育已經太晚了,教育應從人一生下來就開始,而到幼兒園才受教育已經太遲了!」
  
可是,幼兒出生下來像一張白紙,要如何教育他呢?從幼兒發展的歷程來劃分,出生到滿週歲,稱為「嬰兒期」,是快速生長期;一歲到六歲,稱為「幼兒期」,在這一階段,幼兒應學習許多生活常識,尤其是「語言」。幼兒期又可劃分成兩個階段,一至三歲是「先學前期」,相當於我國的托兒所期;皮亞傑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三歲定終生。」他的意思是說,三歲以前的孩子,並非什麼都不懂,而是學習能力最強的階段,父母必需負起養育的責任;所謂「養」,就是注意營養、衛生,讓他健康的成長;所謂「育」,就是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刺激他的潛能。
  
四至六歲,稱「學齡前兒童」,屬於幼兒園期。這一階段主要是發展幼兒與他人的互動、交際能力,為進入團體及社會生活做準備。
  
○到六歲的幼兒,不止是外觀身體快速成長,內在心智能力也迅速發展;黃志成在《幼兒發展》書中提到,幼兒發展可以分為下列十二個項目:一、身體發展,二、動作發展,三、智力發展,四、認知發展,五、創造力發展,六、遊戲發展,七、語言發展,八、繪畫能力發展,九、情緒發展,十、社會行為發展,十一、道德行為發展,十二、人格發展。
在這十二項幼兒發展中,前八項屬於幼兒生理與心理的發展;第九、十、十一、十二項,屬於社會發展,將另外撰文討論。
前八項與幼兒文學有密切關係,凡是與幼兒有關的長輩、師長,以及兒童文學工作者,都必須有基本的認識。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GzVMIl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46264

 

胎兒在母體懷孕期間,主要是生理的發育,出生之後,在遺傳、生活環境及教育等因素交互影響之下,幼兒不僅生理迅速成長,心智能力在探索與學習過程中日益累積,其中審美能力的增進最為顯著。

在四歲之前,幼兒主要是學習語言,照顧者以簡單的語言跟幼兒自問自答,或者以兒歌吟唱、詩詞朗誦、睡前述說故事等等方式,讓幼兒獲得音樂與文學的薰陶,再加上長輩刻意栽培,使幼兒與眾不同的人格逐漸養成。例如有的幼兒陪父母到棒球場看比賽而喜愛看棒球;父母是音樂教授,刻意培養孩子成為音樂家;父母常帶幼兒去圖書館或親子書城,孩子就會喜愛文學;幼兒喜歡畫圖,就讓他去學畫,唸小學之後去考美術班,為將來的畫家之路鋪路。

幼兒的審美能力與生理成長過程有密切的關係,根據研究,幼兒的審美能力萌芽於出生之後2~3個月對於聲音與顏色的注意,尤其是照顧者的逗弄、說唱,刺激嬰幼兒逐漸的發展出對語言的學習、音樂旋律的唱和、顏色的辨認及塗鴨,促進認知能力、行為能力、情緒控制等等能力的養成。但是,幼兒的認知、行為及情緒控制都還在幼稚、柔弱階段,審美的角度建立在想像的、擬人的基準上,與成人有極大的落差,特徵也不一樣。那麼,幼兒的審美心理特徵有哪些呢?

 

(一) 泛靈心理

幼兒到了三、四歲階段,由於照顧者經常述說擬人化的童話或神話,幼

兒觀看電視擬人卡通節目的影響,以及想像力的發展,對於周圍環境,諸如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雲朵、彩虹,地上的動物、植物、石頭、山野,水裡的游魚、海獅、企鵝,家裡的玩具、家具、寢具、電器、車輛等等無生命物品,都視為有生命的玩伴,以為都跟人類一樣,不但有生命、有情感,還會說話、會哭、會笑,還會吃、喝、拉、睡,表達自己的看法,常常對它們喃喃自語,對於這種現象,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這種心理傾向,就是所謂的「泛靈心理」。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文學的功能  黃瑞田

《幼兒文學小論》

幼兒文學的功能 (2之1) 黃瑞田

刊登於2019年12月23日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30009

前蘇聯文學家高爾基,在他的《童年》一書中,回憶童年讀書的情景,說:「每一本書就像階梯的一小級,每攀登一級,我就愈脫離動物走向人──走到更美好的生活的理想,到達於這種生活的渴望。」又說:「我愈讀得多,書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我的生活變得加光輝,更加美麗。」高爾基童年所讀的書,通常是指兒童文學作品,如他所說,對他的一生有極其深遠的影響。幼兒文學的接受對象為識字不多、正在呀呀學語的幼兒,以閱聽為主要的接受方式,因此,其文學的功能有其特殊性。一般來說,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幼兒文學能引導幼兒的人格發展,由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
幼兒出生之後,觸目所及的環境與人,都是陌生又新奇;最初,嬰兒只熟悉母親的心跳聲、發語聲與身體的氣味,他主要靠著視覺、聽覺與味覺熟悉環境與家庭成員。幼兒隨著生理的成長,學會爬、走路,活動的範圍逐漸擴大,所接觸的人、事、物也越來越多。在「人」的方面,由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關係逐一擴展,學會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例如有禮貌、守秩序、愛整潔……等等生活常規,以及道德規範,讓幼兒由純真的自然人,轉化為與別人和諧相處、知所進退的社會人。在這個將他的過程中,成人很難以「道理」來灌輸,幼兒文學就可以傳達這些知識與道理。例如傳統兒歌〈寶寶愛清潔〉,主題就很清楚:

寶寶愛清潔 佚名

小鴨叫,呷呷呷,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淺談幼兒文學     黃瑞田

刊登於20191027日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detail/1313599

 

台灣的「幼兒文學」,萌芽於一九八O年代,在此之前被概括於「兒

童文學」的範疇,一直沒有被提出來特別研究與深入討論,甚至以兒童文學的立論基礎來評論幼兒文學作品所而之偏頗,對幼兒文學創作者而言,是無形的傷害。

   那麼,要如何來分辨什麼是「兒童文學」?什麼是「幼兒文學」呢?首先,我們從「兒童文學」談起。

一、兒童文學定義各家說法

華文世界裡的現代兒童文學,從中國五四運動以後開始受到重視,到二十一世紀,已經有數不清的人為兒童下過定義。由浦漫汀、張美妮、蔣風等人組成的編寫組,浦漫汀統稿的《兒童文學概論》,認為比較適切的兒童文學概念是:「兒童文學是根據教育兒童的需要而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編寫的、適合他們閱讀的文學作品。」

浦漫汀等人所謂的「適切」,是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兒童文學的文學性能,以及兒童文學的教育功能等方面來考慮。這裡所謂「適切的兒童文學『概念』」,是有意避開為兒童文學「定義」,而以模糊的「概念」取代嚴明的「定義」,避免不夠週延而引起口水論戰。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兒童文學的譜系   黃瑞田
在公元前二世紀時,古羅馬把童年界定○到七歲,是因為幼兒從一歲開始牙牙學語到乳牙脫落期間,說話含混不清,表達不能流暢,這種狀況必須等到乳齒換掉之後,恆齒長齊了才會獲得改善。根據臺灣口腔矯正學會的〈「乳齒」與「恆齒」萌牙時間表〉,上顎恆齒正中門齒萌牙時間為七點二歲,下顎恆齒正中門齒萌牙時間為六點二歲(註1),古羅馬的界定與現代的統計十分接近。

二十一世紀的兒童產業市場,將「兒童」當分為嬰兒( ○~ 一歲)、幼童( 一~三歲)、小童( 四~六歲)、中童( 七~十二歲)、大童( 十三~十六歲) (註2),其中嬰兒、幼童、小童, 屬於學前的幼兒,也是幼兒文學市場的營銷對象。

幼兒出生之後,開始學習語言,直到七歲,這個階段是幼兒文學發揮功能的期間。義大利幼兒教育專家蒙特梭利在〈精神的胚胎〉說:

基督教最深奧的祕密之一就是實體化,「聖經化為肉體並留在我們中間」。在每一個兒童誕生的時候, 我們也可以發現跟這種祕密相類似的某種東西,這時一種寓于肉體之中的精神也在這個世界中出現了。(註3)

對基督徒來說,他們一生當中會有兩個生日:一個是肉體上的生日,就是母親生下他們的那一天;而另一個生日是靈性上的生日,就是他們受洗的那一天──被聖靈重生的日子。嬰兒在父母的帶領下,經常進入教堂,耳濡目染,聖經就內化為精神的一部分。依照蒙特梭利的說法,幼兒不僅是肉體的存在,也是一個精神的胚胎。對非基督徒家庭來說,父母、長輩不僅要關心幼兒肉體的成長,也要注意到幼兒精神的成長。像聖經實體化的道理一樣,幼兒出生之後,父母、長輩若能給予「幼兒文學」養料,就能充實幼兒精神成長的養分。所以在幼兒成長的階段,父母、長輩必須重視幼兒文學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力。

文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之一,與食物類似,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需要的食物也不完全相同, 為了便於探究,暫且粗略劃分為幼兒文學、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註4)三階段。
一、 從成人文學到兒童文學到幼兒文學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人類的世界充滿了不解之謎,例如地球生命的起源,一直是科學家們急欲知道答案的問題。二○○九年十一月初,梵蒂岡舉辦了五天的天文生物學「研究週」,召集了世界上頂尖的科學家,提出這個古老的疑問。(註5)梵蒂岡天文臺臺長傅內斯(Jose Gabriel Funes)神父表示:「關於生命的起源,以及宇宙其他地方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非常適合、而且值得嚴肅的思考。」隸屬耶穌會的傅內斯在二○○八年受訪談到外星生命時,曾表示尋找外星生命和信奉上帝並不衝突。他又說:「身為一名天文學家,我仍然相信上帝是宇宙的創造者。如果真有其他高等智慧生物,說不定他們也需要救贖。」在科學還無法找到生命起源的答案前,有關於新創造人的神話,仍然會在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種族,以及不同的部落之間流傳。

文學的最初形態,都跟生命起源的傳說有關;對於大自然的神祕力量無法抵擋或理解時,往往求助於「神」,於是「神話」、巫師咒語及唱詞,都成為文學的源頭─口傳文學,口傳的對象不分男女老幼, 一代傳一代,隨著語言的進化繁複,這些口傳文學也不斷的被增添、被修飾,直到文字發明之後,口傳文學轉化為書面文學,猶如被關進「文字大牢」,內容就被定型化。由於古代會認字、讀書的人不多,文學就由普遍漸趨專門,與一般群眾逐漸疏遠,直到十九世紀之後,教育逐漸普及,文學才又重回人生的懷抱, 成為人類精神生活的一環。

黃瑞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